初见京都(二)
上篇讲了京都的住和玩,今天要聊聊京都的行和学。
行在京都街巷
上篇说到过初到京都找寻公寓的兜兜转转,当时有一日旅途的辛苦,有飘摇细雨的困顿,也有拖着行李箱的狼狈。可当第二日一早我们在街巷里顺着导航找早餐时,雨后美丽干净的街道顿时让我们神清气爽。日本的街道规划比较整齐,用Google Map基本上可以得到所需的交通信息,当然,我们也被耍过,主要体现在查找公交车站上,尤其是公交枢纽和热门繁华的路口。团队三个小伙伴都被找车站坑过,投诉无门,很是怨恨。
在京都几天下来,我们使用了双腿、公交和出租在内的所有市内交通方式。日本的出租车神贵,地球人都知道。导航显示不足5公里的路程,花了1780日元,约合人民币110元。所以,在日本别打车别打车别打车,土豪请随意~
我特别想讲一下日本的公交系统,和北京完全不一样。我们在北京,用导航查询坐车的路线,只要不是晚间,从早8点到晚8点,查询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在日本,同一趟车在不同的时间段,车辆频率是不同的。有的时间段,每小时有3趟车;有的时间段,只有2趟车,甚至没有车!所以我们出门之前查询的乘车方式,和一小时以后到达车站时看到的,往往是不同的。当时我们还没有熟练的掌握公交出行的技巧,所以赶时间出门的时候,就会格外的狼狈。但是日本公交的好处是,虽然车辆的班次少,但是每一趟车都非常守时。如果在站牌上显示了某一趟车会在9点23分到达,那么真的,它就会在那个时间到达。还有一些公交车,站牌是机械式的,能够动态的显示下一趟车当前离自己还有几站地。我们对此很好奇,但是没机会去搞清楚它的机械原理,圈中大神可以指点一二。
密密麻麻的公交站牌看得怀疑人生(上图为小仓的公交站牌)
很多时候公交车不方便,我们都是用走的。本来有一点担心,孩子们会不会抱怨,会不会罢走,但是真的在需要用走解决问题的时候,几个小姑娘都坚持了下来。这种能负重、能徒步、能吃苦,团队合作不抱怨的精神,绝对是混亲子团几年下来的重要成长。大年三十那天我的微信运动显示27306步,孩子们能跟着我们一起走下来,真真不易啊!
在清爽的冬日里顺着静谧的街巷行走,是件惬意的事情。我们安于当下,走走停停,在去伏见稻荷大社的路上被西本愿寺盛开的梅花吸引,在去清水寺的路上驻足于千年古樟树前,尤其在去往京都博物馆的的大马路上,走过京都的母亲河——鸭川。这里河水清澈,成群的野鸟在江面上悠闲休憩,说明它们未曾被人类威胁过,真是在北京看不到的清静美好。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机,因为我们全程都带着审视的目光去观察日本的一切。比方说,站在鸭川的桥上,我们会仔细的观察,河里有没有垃圾。当我们终于费力的在河水里搜索到一个矿泉水瓶和一个塑料袋的时候,那时候的心情有一点复杂:一来,日本不完美,二来,即使不完美,还是比我们强很多。这种认识和情绪其实基本上贯穿全程,这大概也是大部分国人看待日本的态度吧。没有对错,世界再小,也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但求理性客观的看待差异和差距,有差距说明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搁在哪儿都没毛病。
冬日梅花迎寒开放
静谧的鸭川,远处星星点点的野鸭隐约可见
学在京都古城
在家是终日柴米油盐催作业催练琴催睡觉的油腻老母亲,出了门又变成20年前我本娇羞的文艺女青年。2月5日大年初一,上午参观京都国立博物馆,下午在京都传统产业体验馆体验剪纸和日本染色,为新年的自己献上了一个文艺大礼包!
京都国立博物馆是一座法式风格的建筑,本身就是文物。我们去的不巧,旧馆在装修,只有新馆开放;我们去的也很巧,赶上齐白石老先生的画展,部分来自北京画院,部分来自曾担任驻华大使的须磨弥吉朗先生的藏品,在他乡遇见国人的画作展览,那种亲切感自不必说,画展也同样吸引了一批当地人参观,大家轻声细语,和身边同伴交流观展感受,绝无国内博物馆常见的或大声喧哗或追跑打闹或席地而坐,不知不觉间也受到了教育。
齐白石画展
我们还参观了日本历史文物展。日本的历史当然无法和我大中国泱泱历史来比较,但来到他国,在文物中认识这个国家的往昔,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佛像展览、书法展览等中到处都可见到中日文化交流的印记,尤其是看到曾经的遣唐使带到日本的佛造像、看到后阳成天皇(1571-1617)写就的书法“龙虎梅竹”,不由更激荡起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自豪感!
后阳成天皇的书法“龙虎梅竹”
京都传统产业体验馆,毗邻京都现代美术馆,时间充裕的话,这个区域可以消磨掉一天。传统产业体验馆顾名思义,是展示日本传统手工艺的地方,给观众提供了许多可以体验的选项。时间关系,我们只体验了剪纸,和日本彩绘手帕。手帕是白色纯棉的,预先印好了不同的图案,你喜欢哪个就选哪个。然后可以按照样例给图案涂色,也可以自由发挥。老师会用竹篾把手帕撑开,便于涂色。画完之后,老师还会用吹风机把手帕吹干,再包装起来。虽然临近对方下班,但老师仍然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全程耐心的协助我们。而且,这些体验都免费!免费!
每人都选了喜欢的图案仔细绘制
其实,除了5号当天的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参观学习和6号在京都环保活动中心的环保主题的学习外,每一天孩子们都在观察、体会和学习。现役人民教师大雁在到达京都当晚,就提议孩子们每晚要进行3分钟分享,而且还要拍视频,得到了老母亲们的集体响应。孩子们犹疑的觉得可能又要被坑,但也没有理由拒绝,于是,每天晚上的分享,便成了特别有意思和值得期待的环节。孩子们或真情实感,或鬼马搞笑,或理性思考,每天都有内容,每天都有成长。具体内容需要稍待时日,争取给孩子们专门的一篇。
孩子们第一天的分享
(完)
总策划:大风
撰 稿:云朵
版 式:葡萄籽 忘忧草
责 编:大风
图片提供:忘忧草 大雁 葡萄籽 云朵
相关文章链接: